2025-10-12 11:34 点击次数:108
2025年9月,以色列军队在加沙中部瓦迪地区向正在排队领取援助的巴勒斯坦平民开火,造成至少4人死亡,更多人受伤。人们只是为了获取赖以生存的一点食物,却在援助点附近遭遇致命袭击。
这次事件发生在“加沙人道基金会”(GHF)的分发点旁,该组织自2025年5月底开始运作,背后有美国和以色列的支持。但数据显示,在其运作的短短几个月里,已有超过1000名巴勒斯坦人在领取援助时被以军射杀。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UNRWA)9月的最新报告指出,GHF的援助体系缺乏基本安全保障,分发点经常面临武力威胁,物资分配也存在严重不公。这说明袭击并非偶然,而是整个援助机制存在深层问题。
饥荒与援助困境
展开剩余84%加沙每天至少需要500至600辆卡车的物资,才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但实际到达的数量远远不足。加沙卫生部门已确认,已有数百人因饥饿死亡,其中许多是儿童和老人。世界粮食计划署(WFP)8月的数据显示,加沙超过一半人口正面临极度缺粮,情况比2024年还要恶化。
以色列将GHF塑造成“人道窗口”,但实质上却是用饥饿作为武器,掩盖其封锁政策。国际红十字会早已明确指出,以饥饿作为战争手段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而以色列不仅限制物资进入,还破坏本地农业生产,进一步加剧了危机。
轰炸与流离失所
除了饥荒,持续的轰炸让加沙居民的最后避难所也在消失。近期,以军袭击了一所联合国学校,导致收容的数百名平民死伤;加沙城内的一栋高层住宅也被炸成废墟。仅过去几周,加沙城已有50多栋高层建筑被毁,涵盖住宅、商铺和医疗设施。
国际建筑师协会的调查表明,这些建筑中85%是民生必需设施,而非军事目标,这直接驳斥了以方所谓“打击武装组织”的理由。宰图恩地区的破坏尤其严重,自8月以来已有1500多套房屋被夷为平地,街区几乎被抹去。幸存者只能在废墟中搭建简陋的避难所,没有清洁水源和卫生条件,疾病传播风险急剧上升。
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以色列的全面攻势已造成超过647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联合国难民署9月的数据表明,加沙80%的人口——约180万人——因轰炸而流离失所,其中七成依靠UNRWA的临时避难所勉强生存,但这些避难所同样面临轰炸与物资短缺的威胁。
国际社会的反应与质疑
以色列声称通过摧毁城区逼迫居民逃亡,从而改变加沙的人口结构。但实际情况是,约30万居民尝试逃往埃及,最终不到5万人成功离开,绝大多数人陷入“无路可逃”的困境。
在国际上,越来越多国家对以色列的行动提出质疑。联合国大会在9月表决“加沙紧急人道停火”时,130个国家投下赞成票,仅美国、以色列和极少数国家反对。这凸显了以色列和美国在国际舆论中的孤立。与此同时,援助通道因封锁而受阻,只有约15%能正常通行,援助人员还常面临枪击和空袭,2025年已有12名国际援助人员丧生。
更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国内也爆发了大规模抗议,超过10万人走上特拉维夫街头,要求政府停止战争,重启和平谈判。这反映出战争不仅让加沙陷入绝境,也正在撕裂以色列社会。
法律与道义的拷问
国际刑事法院(ICC)已在8月对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展开调查,重点聚焦“是否故意攻击平民”和“是否以饥饿为武器”等战争罪嫌疑。加沙的处境正在成为一场人道主义与法律的双重危机。
如今的加沙,既被轰炸摧毁,又因封锁陷入饥饿。对平民而言,每一天都像在“死于炮火”与“死于饥饿”之间做选择。这不仅是人道主义灾难,更是对国际秩序和人类良知的考验。
如果国际社会继续无动于衷,危机只会进一步扩大,不仅加沙人民会面临更大规模的死亡,整个中东地区也可能陷入失控。推动停火、确保援助畅通、加强监督和问责,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当加沙平民被迫在两种死亡方式中徘徊时,国际社会是否还有勇气和责任去守护最基本的人道原则?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