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5 17:22 点击次数:63
大家有没有发现,自从有了网购之后,平时花一百买个东西都要“权衡利弊”半天的人,却熬夜买了一堆9.9,19.9。
很多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因为“舍不得花大钱”而花了很多小钱,左一件右一件买个不停,最后发现,这些钱完全可以买件很好的了。
要知道,我们当初开始网购的目的只是为了省钱啊![泪奔]
想起之前在实体店看到一件牛仔裤很好看,但是得200多,我觉得太贵了舍不得买。于是在网上买了三件差不多款式的花了180左右,收到货后,我兴冲冲的打开一一试穿。
结果,三件裤子里头只有一件稍微能穿,其余的两件不是胯太大,就是腰围版型不合适。最后只留下那件合适的,其余的两件我也懒得退货,直接压箱底了。
➣当代年轻人的神奇消费观
三百块的护肤品不舍得买, 三百多的火锅说吃就吃。
几十的会员不舍得开,二十几的奶茶买了一杯又一杯。
一件外套188觉得好贵,去超市买零食175觉得好便宜!六百多的演唱会说买就买,一百多的鞋子考虑半天。
总觉得自己很节约,可就是看不到钱[捂脸]
自从有了拼夕夕,个个都是拼夕夕VVVIP用户,那下起单来5毛一块的根本停不下来!
本来是想着省钱,但因为“便宜”看见啥都想买回来看看,最后却抠抠搜搜买了很多东西,花了很多钱。
有的人快递到了拆都没拆就不知道丢去哪里了,有的人家里还有5年前买的快递没开封。
翻翻微信账单,一个月挣三四千的人,一年消费居然好几万呐!都感觉自己是勤俭持家的好娘们,没有乱花钱,可钱最后都花哪里去了呢?
➣“小钱陷阱”、“零钱效应”
神经经济学研究发现,大额支付会立即激活大脑的岛叶皮层(痛苦感受区)。
而小额消费的支付痛感会被多巴胺分泌带来的愉悦感中和。花小钱时,我们往往觉得“这点钱不算什么”,心理负担小。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网购小物件时更容易冲动消费。